图片来源:《星报
释迦牟尼尊者乔达摩佛陀 (Sakyamuni Lord Gautama Buddha) 经历了四无量劫和十万大劫的巨大自我牺牲后,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 (Samma Sambuddha )。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修行和巨大的牺牲,佛陀在一个世间未有佛法的时代中达到了觉悟,从而建立了佛陀教法(Sāsana)。如今,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播佛陀教法(Sāsana),以传承给后世子孙。
佛陀的教法(Sāsana)涵盖了与佛陀教义(法与律,Dhamma Vinaya)相关的各个方面,包括其学习、实践及通过心灵修炼的应用和弘扬。巴利语中的相关术语如下:
我们致力于通过先修炼自身的心性来培养佛陀教法(Sāsana),使正法(Dhamma)在我们心中扎根并得以茁壮成长,从而扩展至更广泛的社区。怀着这一愿景,UBOM于2020年10月18日成立,作为一个在马来西亚及海外传播法与律的平台。
根据我们的座右铭,“我们一起护持佛法,共同轻松成就大业”,UBOM 坚定地致力于促进合作,鼓励团队合作,以推动佛法 (Sāsana) 的弘扬和发展。
UBOM 努力激励和支持马来西亚乃至全球佛教的发展。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鼓励合作、促进资源、技能和知识共享,为佛教界服务。
在 UBOM,我们秉承良好精神友谊(Kalyāṇa-mitta)的精神,营造一个充满慈悲与合作的环境。
在 UBOM,我们秉承良好精神友谊(kalyana mitta)的精神,营造慈悲与合作的环境。我们希望通过灌输这些价值观作为我们的指导原则,提供无条件的支持,使彼此在弘扬佛法方面取得成功:
马来西亚佛教联合会(UBOM)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,由泰国森林传承(上座部佛教的一个传承)创立和指导。
UBOM致力于支持所有佛教组织传播佛陀教法与律(Dhamma Vinaya)。我们深信,集体的努力传播法与律(Dhamma Vinaya)将确保佛教法脉的昌盛,为佛教徒提供更多机会理解并实践佛陀所说的正法,最终帮助众生从轮回(saṃsāra)中解脱。
UBOM承诺在传播法与律(Dhamma Vinaya)的活动中,促进合作与知识、技能和资源的交流。我们的活动不仅局限于寺院范围内,还跨越各地,汇聚来自不同背景和传承的佛教徒,培养志愿服务精神,并增强社区凝聚力。
此外,由于认识到保持学僧的健康福祉对佛教未来的重要性,UBOM 致力于调动资源,为在马来西亚执行弘法任务且注册于UBOM的僧侣提供服务与医疗援助。了解更多 我们的服务.
我们欢迎各佛教寺院、社团及志同道合的组织加入我们,成为 兄弟寺院 和个人加入我们的 会员资格 建立一个国际网络,以推动和促进佛法友谊。
您可以成为我们的会员,参加我们的活动,或与他人分享我们的使命。
我们通过知识、人才、专长、信息和有形资源等资源共享来促进合作。我们的活动超越寺院范围,将来自不同背景和传统的佛教徒聚集在一起。
今天就加入 UBOM,成为保护和弘扬马来西亚及其他地区佛教的集体努力的一部分。团结起来,我们就能在传播达摩-维那亚(Dhamma-Vinaya)教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,确保佛教界的持续发展和繁荣。
82 Jalan Tasek Mutiara 6, Pusat Komersial Bandar Tasek Mutiara, Persiaran Mutiara 1 14120 Simpang Ampat Pulau Pinang
版权所有 2024 马来西亚佛教联合教团 | Powered by Androgeus
受佛陀在 "Saraniya Sutta - Conducive to Amiability "和 "Bhikkhu-aparihaniya Sutta - Conditions for No Decline Among the Monks "中论述的启发,UBOM 于 2020 年 10 月 18 日成立,怀着一个崇高的梦想--有朝一日,所有佛教组织都能团结起来,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互相帮助。
看到大家在弘扬佛法方面取得成功,这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体验,也激励着 UBOM 继续履行其使命,践行其座右铭:"共同关爱萨萨纳,共同轻松完成大任务"。我们从你们的成功和幸福中汲取灵感,坚定不移地关爱萨萨纳。
根据《萨兰尼雅经》(Saraniya Sutta)中关于有利于和睦相处的条件的提示,UBOM 致力于在佛教界内外营造相互友好、尊重、和谐与团结的氛围,努力将佛法传播得更远更广。僧伽是萨迦派繁荣兴旺的关键所在,僧伽在将俗人群体与佛法联系起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在这方面,UBOM 致力于维护佛陀在《比丘阿毘达尼经》(Bhikkhu-aparihaniya Sutta)中所阐述的原则,为僧伽的长期福利和发展创造条件。
带着这个梦想,UBOM 开始制定行动计划和蓝图。随着这些计划的后续执行,UBOM 将继续发展和调整其战略,以更加有效和高效地实现其梦想。我们立志为马来西亚国内外的佛教界服务,鼓励合作,促进资源、技能和知识的共享,帮助彼此在弘法工作和活动中取得成功,以促进所有人的福祉和精神进步。
在 UBOM,我们秉承良好精神友谊(kalyāṇa-mitta)的精神,真诚地提供支持和贡献,不求回报。我们的目标不是竞争,而是支持和补充他人,帮助他们成功传授佛法。
以下价值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:
1) 关心而不想控制
2) 不抱任何期望地分享
3) 提供支持而不相互竞争
我们和睦相处,相互尊重,在佛法中团结一致,在我们的社区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团体中和睦相处,共同关心和分享,努力建设繁荣的萨萨纳。
UBOM 不是一个管理机构,也不代表任何人执行、代表任何人或代表任何人做出决定。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我们将从这种独特性中汲取力量,将梦想变为现实。
"僧侣们,这六种条件有利于和睦相处,使人产生爱戴之情,使人产生尊敬之情,从而使人感到亲切、没有争执、和谐与团结。哪六种?
"有一种情况是,僧侣当面或背后对圣洁生活中的同伴表现出善意。这种情况有利于和睦相处,使人产生爱慕之情,使人产生尊敬之情,从而使人感到亲切、没有争执、和谐、团结。
"此外,僧侣对圣洁生活中的同伴当面和背后都要有善意的言行。这也是一种有利于和睦相处的条件,它能使人产生亲切感,使人产生尊敬感,从而使人感到亲切、没有争执、和谐和团结。
"此外,僧侣对圣洁生活中的同伴当面和背后都要有善意的心理行为。这也是一种有利于和睦相处的状态,它能产生爱慕之情,产生尊敬之情,从而产生一种友谊、无争端、和谐与团结的感觉。
"此外,无论僧侣以正道方式获得什么正当收益--哪怕只是钵中的施舍--他都不会独自享用。他是在与圣洁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共同分享后才享用的。这也是一种有利于和睦相处的条件,它能产生爱慕之情,产生尊敬之情,从而使人感到亲切、没有争执、和谐与团结。
"此外,僧侣的美德是不破损、不断裂、无污点、无玷污、能解脱、为观察者所赞美、不被人窥视、能使人专注,因此,僧侣的美德与圣洁生活中的同伴的美德是一致的,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。这、
这也是一种有利于和睦相处的条件,它能使人产生亲切感,使人产生尊重感,从而使人感到亲切、没有争执、和谐和团结。
"此外,关于高尚的、向外引导的、引导人们正确结束痛苦和压力的观点,僧侣的观点与圣洁生活中的同伴的观点一致,当面和背后都是如此。这也是一种有利于和睦相处的状态,会产生亲切感,会产生尊敬感,从而使人感到亲切、没有争执、和谐与团结。
"这六个条件有利于和睦相处,使人产生亲切感,使人产生尊重感,从而使人产生友爱感,使人没有争端,使人和睦相处,使人团结一致"。
我听说,有一次,福佑者住在鹫峰山的拉贾嘎哈附近。他在那里对僧侣们说"僧侣们,我将向你们传授导致不衰的七个条件。请认真聆听。我接着讲。
"如您所言,大人。"僧侣们回答道。
有福之人说"哪七个条件是
不会导致衰退?
[1] "只要僧侣们经常聚会,聚会次数多,他们的成长是可以预期的,而不是衰退。
[2] "只要僧侣们和谐地开会、和谐地散会、和谐地处理萨迦寺的事务,就能期待他们的成长,而不是衰落。
[3]"只要僧侣们既不颁布未颁布的法令,也不废除已颁布的法令,而是按照已颁布的训练规则去实践,那么他们的成长是可以预期的,而不是衰退。
[4] "只要僧侣们尊敬、尊重、瞻仰、礼敬长老--那些资历深、受戒时间长的僧侣、萨迦寺的祖师、萨迦寺的领袖--视他们为值得聆听的人,就能期待他们的成长,而不是衰落。
[5] "只要僧侣们不屈服于任何导致进一步堕落的欲望,他们的成长是可以预期的,而不是衰退。
[6]"只要僧侣们在荒野居所中看到了自身的利益,他们的成长是可以预期的,而不是衰落。
[7] "只要僧侣们每个人都牢记'如果在圣洁的生活中还有乖巧的同伴没有来,愿他们来;愿已来的乖巧的圣洁的同伴生活得舒适',他们的成长是可以预期的,而不是衰退。"只要僧侣们在这七个条件中保持坚定不移,只要这七个条件在僧侣中持续存在,僧侣们的成长是可以预期的,而不是衰退"。